Blog

45 search results for:

37

组织有效沟通 第一篇 组织与人

/ in Boke / by Harry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从这个月开始,我们就开始踏上了组织有效沟通系列畅谈,今天我们的沟通主题有6个方面,分别如下: 1、关于和谐团队的理解: 在我们生活的圈子里,大家都遵循一个默认的法则,那就是万事都讲究合理,合理就好;要懂得捏拿做事情的分寸。强调无为的做法,就是不要故意添加过多的意见。需要体会设计者的良苦用心。而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习惯性做法和思想就是不断否定和批判一个设计者的想法。 我们要做一个无为者,就是要把统一计划好的想法做下去,要做好。这样一来,彼此都有好处,有了光彩和面子,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样的好才是和谐的团队之家。 2、关于考量的理解: 我们强调对人要全面而综合的考量,因为了解一个人需要的是一个长期而全面的,没有一点点漏洞的一个过程。涉及到对方的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对方待人接物的方式,做事的负责任态度,和劳动业绩成果如何几个方面。而中国人和外国人最大的文化差异就在于我们五千年的传统造就了我们倾向于以人为本,万事都是基于人的基础上开展的。 西方人倾向于以事为主,对事而不对人。然而在中国的社会里,都是因人而变。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倾向于追求短期的绩效效益,绩效考核走的是短线,鼓励人为了实现绩效目标,拼命的过多使用现有的优质资源,而不会去体谅由此给后来接班人种下的后遗症;而中国人的理念是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也就是寻求平衡,考量就是是一个全面的,追求圆满的过程。 3、关于执行共同目标的理解: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听到说执行难,很多人都会反驳说不要只是嘴巴上的功夫,说说而已;有胆量的就让你去做,你试试看,我们不要只会说,关键是要去做。 其实,我们还是要回归到和谐的层面,站在落实统一计划的立场来执行计划和决议。组织中的成员也不要过多的去挑剔拟定计划的人。 因为每个人的计划都或多或少的有很多漏洞,而事实上我们常常都有挑剔和质疑该计划的心态。计划肯定是不可能100%完美的,计划总是会有漏洞的,关键是保持计划不会过于理想而无法执行,但同时也要杜绝两种现象,计划不能失去理想而过于现实,否则就会造成计划与执行之间有落差,从而导致计划的夭折和不了了之。 必须牢记的是,计划拟定好以后,一定会产生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我们的工作正是要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找出在落实计划与现实情况之间的落差,保持与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与配合,通过培训与沟通,大家坐下来友好协商,寻求平衡共同化解落差问题,只有这样的团队默契才可能执行计划,才可能是团队合作,才具有团队的和谐精神。 然而,很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如果团队中出现在执行计划过程中相互推脱,不了了之。问题和现实落差一出现,就相互抱怨和埋怨,彼此双方都只关注自己的关切,这样就给执行计划造成了障碍。 只有彼此双方秉持共同的计划目标,不推脱,不争功,不邀功,不委过,自然就容易达成同心协力的效果。 因为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所有的计划都是为了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我们的服务质量更受到市场欢迎。 只有让我们将共同目标作为化解分歧,链接彼此价值利益纽带的时候,我们彼此之间就有了共同协商和处理的良好心态,只有心随人意,心态才会改变。 心态的改变,周围的气氛和氛围也就随之而变,组织氛围趋向于服务统一方向的发展以后,我们组织成员努力的成果就自然会显现出来。 倘若彼此双方都为了各自功过是非,就会为了功与过、是与非、对与错、容易与困难、过分与不足等进行争执,从而在争论的过程中迷失了共同的目标。 事实上,无论谁对谁错都无所谓,更重要的是只要共同目标能够达成,其他的对错、是非问题都是小事儿一桩。倘若目标没有达成,一切都毫无意义,等于免谈。 4、关于组织的理解: 我们对组织的定义应该是一帮志同道合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在一切努力的人群集合。 因此,如果我们的心是同心同德的,趋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工作中的问题就很好商量。 如果我们是倾向于向西方的思考模式,凡事都是为己出,为己利,只为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那我们就容易离心离德,彼此之间最终的结果是故意让彼此对方难堪,而没有办法达到目标。 事实上,组织中的法则是不可以改变,而且是不能改变的,这些法则诸如共同方向和目标,服务的质量与信誉,这是我们共同的根本要求,是必须坚持,无论困难如何,都应该全力以赴去突破,不能因此而找理由和推辞。 而法则之外的解决方式,是可以改变的,这些方式可以因人的个性差异而不同,我们要尊重组织成员的个人价值诉讼和需求,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满足成员的个性化需求。这些方式诸如工作的协调、岗位的调配、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工作的灵活分配等。 当然,这些有价值的需求满足都是建立在组织法则基础上的。以牺牲法则去满足个人需求方式的做法,是组织中绝对不可以允许,也绝对不可以原谅的。 组织对成员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彻彻底底地做好,在安守本分的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更多的参与到组织建设项目活动中去。这时没有任何理由,也无需为此找寻理由的事情。 5、关于反求诸己的理解:…
38

1. HR Management Policy Framework and Employment Legislation

/ in Blog / by Harry
1.1 HR management policies are formalized, documented and approved by the Board or approval as designated to the MD. HR management policies are formal written documents easily accessible by management,…
39

实现组织可持续生命力的五个思考(2)

/ in Boke / by Harry
接着上一节话题,我们继续开展自我范围,反问的主题回到了我们追求的成果这一核心思想? 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没有对与错,只有适合于不适合之分吧。 得了,过多的唠叨毫无价值可言,继续分享德鲁克的反思问题吧?第四和第五个反思分别是: 4 我们追求的成果是什么? 4.1 思考组织使命是什么? 4.2 思考组织的顾客群是那些? 4.3 思考组织的价值是什么? 4.4 我们组织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组织成果? 组织文化定义:组织氛围定义:员工:利益价值群:技术:理财;营销与客户:学习与发展: 4.5 组织中那些活动和项目有助于我们实现这一成果? 4.6 我们将来会通过怎样的方式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衡量自己的组织成果? 4.7 我们的组织是否善于利用自己的资源包括志愿者,委员会,工作人员?如何判断资源?我们组织应该做些什么? 4.8 我们的组织是否善于利用自己的财务资源,比如现金,大楼,投资,捐赠等?我们如何判断,如何组织利用? 4.9 我们的组织是否在有效利用价值和品牌资产? 4.10我们组织所提供的成果那些吸引了捐赠者?为什么会这样? 4.11 我们的组织如何定义我们自己的成果?我们是如何与捐赠者分享这些成果的呢?这种做法是否需要改变,应该如何改变,从那些方面入手? 4.12 是否有其他组织比我们更善于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是否比我们更善于吸引捐赠者?是否更善于利用委员会?为什么会更善于呢,我们可以从对方那里学到什么? 5…
40

实现组织可持续生命力的五个思考

/ in Boke / by Harry
这个周末,幸得朋友赠送一本书以作纪念,书名是《组织生命力》,书中的主要核心思想是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价值倡导和管理思想总结。我也不知道她为何送我一本管理类的书籍,晚些时候,不经意之间翻阅书的目录,其中提到了一个关于组织成长与发展方面的5个大问题和由此引发的诸多小问题?细细品类,其中的很多反思问题。个人觉得很是有启发。值得分享。 个人的体会是,这些问题不仅适用于组织和团队,更是适合于个人。 话不多说,还是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1 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1.1 我们正在努力实现什么? 1.1.1 我们组织如何看待当前组织的使命? 1.1.2 我们的组织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1.1.3 我们为什么要做现在做的事情? 1.1.4 我们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被人们记住? 1.2 我们现在面临的内外部挑战是什么? 1.2.1 面临人口结构挑战 1.2.2 面临法律法规挑战 1.2.3 面临新科技新技术挑战 1.2.4 面临未来竞争对手的挑战 1.3 我们现在面临机会有那些? 1.3.1 建立合伙的价值链关系地图? 1.3.2…
41

诚聘英语文案 E-learning业务项目经理 国内业务销售经理 网页设计师

/ in Boke / by Harry
1、 岗位名称: :英语文案策划与推广(Market Article Writer and Editor)(1名) 所属部门:市场国际部 职位编码: PZ20111017 岗位职责: 1. 负责公司官网内容撰写,内容更新;参与公司市场营销推广项目活动;提出可行性执行业务方案; 2. 分析评估客户需求,基于客户提供各项说明,撰写符合客户需求的市场推广文稿,市场软文,产品手册,博客软文,论坛或SEO软文; 3. 参与公司对外推广软文的文法和语言润色,符合地道的欧美语言风格要求; 4. 执行市场部提交的其他临时性工作要求; 岗位要求: 1. 本科以上学历,专业不限,地道的英语文法,表达措辞,优秀的英语软文撰写工作经验; 2. 英语母语人士或留学人士,有过市场推广工作经验优先; 3. 良好的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和职业精神; 4. 具有跨文化视野/敏感性,有过成功市场推广案例或项目经验的优先考虑; 工作地点:深圳 2、…
42

三论学习组织建设之三 行动学习实施与成果转化

/ in Boke / by Harry
在前两篇,我们分别谈及了构建行动学习团队的思想意识和开展行动学习团队的基础;即建立学习团队和行动学习团队的形式与内容;这一节,我们着重从工作实际出发,以可操作和实践的方式进一步谈谈如何将“行动学习团队”方式渗透到日常工作中,从而实现行动学习方式构建学习型组织的360度圆满回归。 在实施行动团队学习之前,我们必须明确行动学习团队的前提就是: 在流程梳理和优化的基础上确立的学习地图是与现实和未来的发展需求相吻合的;这是保证行动学习团队在实际工作中方向统一的原则;没有目标,与组织或个人目标不一致的学习行动,无疑是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的集中表现。 在展开我们今天的话题之前,我们或许可以从佛陀的教义“四圣谛”学习开始了解。 佛陀在觉悟成佛之后,为世人留下了最宝贵的真理,即“四圣谛”,它是阐述有情和无情世界因果关系的切入法。四圣谛就是我们常听说的苦集灭道,其意义分别是: 苦:代表事物发展过程的必然性,万事万物都也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必然性或偶然性,谁也无法避免,是定数的规律。是自然发展的规律。 集:代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因果,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现实问题或现象以及我们的各种感受的集合。 灭:代表事物发展的必然结局,预示着一个旧的结局和崭新的开始。 道:代表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遵循的,顺应自然与客观规律的路径,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法则。 在我们组织或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无一不都会遵循苦集灭道的发展规律。行动学习法就是基于佛法的苦集灭道原理理解基础上,得以现实呈现的具体实操行动办法。 所以,我们在应该认清现有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在面对问题或症结的时候,时刻遵循苦集灭道的方法原则,首先对现有问题,现象,事件,行为进行综合评估,这是“苦谛之法;其次,对各类现象和问题按照轻重缓急,性质属性进行分类划分和整理,这是“集谛之法”;然后,根据各类性质的特点,成立想对应的项目小组或团队,制定想对应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安排,与完成要求,这是“灭谛之法”。最后,根据相对性的步骤和方法,对解决问题做一个反馈或总结,以不断修正和提高解决问题和结症的效率,以实现立项问题的圆满解答。这是“道谛之法”。 为了深入更加直观的体现基于佛法同理的“行动学习法”的现实操作手法,我们可以设定一个操作案例,从而体现行动学习法的具体操作流程: 一、 行动学习的背景: 组织构建一个博客平台,旨在打造一个学习共享平台,鼓励大家总结日常工作中的点滴心得和体会,营造一个全员学习、研究和分享知识的氛围。对此,公司特别设置了博客奖金管理制度,以期待通过激励的方式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响应和参与。 二、 现象与症结: 组织要求所有团队成员都需要参与博客撰写,而且其撰写的博文应该体现对知识的总结和升华,对各自业务的交流与分享。 这一美好的初衷在随着该项业务进展的工程中,发生了方向与可持续性的偏差和误解。 将知识的分享与互动看作是指标的任务完成,完全由主动变成被动的局面,同时团队中不同的现象和异议开始显现,比如: 1、 流水记账式的书写形式; 2、 毫无目的性的随机性转载或摘抄文章; 3、 懒于提交分享文章,干脆不参与“博客分享计划”; 4、 各种潜在的借口和理由,均可以通过自圆其说的方式达到不知晓,不参与,万事大吉的目标; 三、现象分析与总结 鉴于此,我们可以通过苦集灭道的解决方式反省和反思,总结得出:…

Need Translation Service?

Please enter your personal details and we will contact you shor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