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39 search results for:

19

音乐翻译词汇辨析(一)

/ in Boke / by Aselin
由于音乐具有世界性语言的特征,所以音乐文稿中的专业词汇来源于许多不同的国家,其中有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相比美术等其他艺术,音乐有着极其独特的地方 - 音乐本身可能十分简洁明了,然而涉及音乐演奏和创作的理论,却是极其的复杂和繁多,特别是关于创作的理论,还不止一个学科,最基本的理论就有四种:和声、曲式、对位、配器,且理论的体系繁多。许多词汇在不同的理论体系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当然我们不可能熟知所有的理论,但是一些比较常见词汇的译法和特征还是需要掌握的。 tones、pitches 和 notes 我们来看这三个词的区别:tones、pitches 和 notes。如果我们要给它们一个恰当而又互相区别的译法,则分别是这样的:音、音高、音符。但是实际的作品中,这三个词也许并没有这么死板,例如,一个指挥说:“That note was wrong。”在这句中,note 是指“音高”(pitch),而不是“音”的意思,译过来应该是“这个音高是错的。” tie和slur 非专业人员很难分清这两个词的区别,而且在中文翻译中都叫“连线”,所以很多翻译者就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实际上这两个词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Tie实际上是表示“延音线”,要这么翻译才比较妥。Slur表示不同音的连奏,应该译成“连线”。 mode 这个词在中译英中容易出错。Mode只用在教会调式当中。例如“多利亚调式”译作“Dorian mode”。而中国的“五声调式”却不能用mode表示,最好译成“pentatonic scale”。
20

翻译之借鉴学习

/ in Boke / by Aselin
尽管翻译不是创作,但却和创作联系在一起。学习写作似乎从来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不是通过文学院里一大堆理论的学习就可以学来的。掌握写作的能力似乎唯有通过创作才能实现。但是写得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思路有些局限且难以突破。其实翻译也是这样,实践性的工作虽然也能获得一些经验,但是难免不会有局限。我想,学习文学作者创作的一些方法对于翻译也许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借鉴一——广阅名著 学习创作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大量阅读文学的经典著作。那些成功的作品就是学习写作的典范。对于翻译,这个方法一样有意义。首先,我们可以多多读一下那些已经出版的外文著作的中译本,并且找到原文版本对照阅读。实际上对照阅读的版本也有出版的。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时代,要找到外文原著也并非太难。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许多已经有中文网的国外网站的对比学习。最后,还可以学习自己所在公司已经作出的案例,而且有疑问还可以向原译者讨教。 借鉴二——“十年”磨剑 文学作者大多尝试过对同一个故事,或场景写出尽可能多的不同版本。以此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用于翻译则尤为适合,我们可以尝试对同一段译文写出尽可能多的不同译文,最好是写尽所有可能的译法。然后我们就可以来比较这些不同译法中的差异,甚至还可以把不同译法的好处组合到一起,写出一个新的完美的句子。不过这个过程是比较痛苦的,所以我称它为“磨剑”。 借鉴三——“完形填空” 文学的创作,特别是小说的写作很少会是一句一句的向下写,然后写完整部著作的。作者经常会把一些相对完整的几个故事单独构思,然后写出故事和故事之间的发展。这样便可以使文章显得逻辑和结构清晰,而避免盲目的写作和思路的枯竭。翻译也可以借鉴,可能我们习惯于一句一句地翻译全文,实际上我们可以先译出那些容易翻译的部分,或者是那些不存在译法争议的部分,然后再把要译的文章的前后进行对比分析决定中间部分的译法。这个方法有时还能起到提高翻译速度的作用。 提高翻译水平的方法有很多,对于不同的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这些是我的一些看法,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期待你的分享。
21

翻译的“惯性”

/ in Boke / by Aselin
惯性,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无处不在。田径运动员运用惯性来平衡体力消耗和运动速度的关系;钢琴家运用重力加速度所获得的惯性来减小手指肌肉击键的能量消耗和减轻疲劳度。 没有惯性,跳高跳远的运动就无法实现,但是,惯性却并非都是尽善尽美,有时候,它带来的麻烦远比它提供的益处要多得多,例如,惯性的思维会给我们做类似的工作,甚至是全新的工作带来便利,但对于创新而言,它却如同致命的杀手。这种诸如此类的惯性现象在翻译中也同样如此。 凡是做过较长一段时间翻译的人,经常会有一些翻译的习惯或者说是经验吧,通过这些经验,能够把自己翻译作品的质量和速度都得到很好的提升,至少不会使译出的稿件看起来像初入这行的新手之作。 翻译的积累经验为工作提供了一扇准确快捷之门,但是,当你逐渐在熟悉这份得意之后,你也许会对自己译出的作品感到厌烦,感觉译来译去都是一样的,很少有作为新手时对每一个新发现都有的激动和惊讶。也许这并非需要对此大惊小怪,这或许是因为相对于以前变得成熟了一些,然而,这正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那些身经百战获得的经验,在为你的翻译提供便利之余,实际上也扼杀了你寻求新意译文的思维。它为你打开了一扇门的同时也关闭了另一扇门。这也是自动对译文感到厌恶的缘由所在。如果不能打破这种惯性,在译文的能力上可能是很难再有什么提高了。长时间的工作已经使你不再掉进那些错误译法的陷阱,如果你还遵循老路,那基本不会有什么进展了。 因为陷阱不可能永远存在,但是翻译却具有高低之分,为文本寻求完美的译文是一条漫长却永远不会有尽头的路。只有你在一个句子能够给出截然相异、从不同的思路和出发点来思考的时候,你又会回到刚做翻译时的情景,摆在你眼前的路真是数不胜数,然而与新手不同的是,这时你不会再有译法角度太多而无从选择的迷茫,更多是能够体会这不同译法之间微妙的乐趣。 只有摆脱了译文的惯性,在这种更加广泛的思维中,磨砺自己的思维,翻译才会走出自己的新天地。
22

水滴穿石——嚼字成文

/ in Boke / by Aselin
大学的时候读到过一段文字: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可能那时没有过太多的亲身的经历,只觉得它不过是一段让人读后瞬间激动的名言警句。 今天再次重读这段文字的时候,真的有如长辈们在耳侧的低声叮嘱和告诫,千百遍听到却有千百次的深刻。那时我还轻蔑的笑想“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什么样的事情需要“金石可镂”的那样力量和勇气?现在我才发现,生活中许多需要坚持的信念、理想和愿景都不可能没有“金石可镂”的那样力量和勇气。 “金石可镂”和“水滴穿石”力量并非如同飓风和海啸般的宏大而势不可挡,与它们相比“镂金穿石”的力量恰恰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任何一个弱小的人都能使出这样的力量,但是没有“锲而不舍”的毅力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金石镂空”和“水滴穿石”。那种三心二意的飓风和海啸之力不但不能镂空、穿石,反而可能毁了“金石”本该的质朴和无暇。 我越来越觉得翻译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力量,“三分钟热度”的翻译热情并不会给你的译文带来多少惊喜和欢呼,反而是“水滴穿石”般日复一日的“嚼字”才能“成文”。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翻译过程中,只要带上一颗细致而谦卑的“心”,那种望不到头的“翻译圣境”也许偶尔能够一瞥。 也许你永远也无法探到“圣境”尽头的光辉,然而就像“水滴穿石”的力量一样,无论多么坚硬的石头最终都会留下滴水的印迹。翻译中的任何的一个小进步都会随时给你带来惊喜,也许没有历险记般的惊心动魄。但是它却让你的生活随时都会有幸福感动的一刻。 可能我天生没有“海盗”的冒险精神、没有宏图之大志,我却热爱我略带清香的生活、空山水滴般宁静的翻译。即使活得平凡,却并不表示我的生活中没有精彩!
23

译文随感

/ in Boke / by Aselin
翻译很像登山,那些你曾经做梦也不会接触到的“陌生世界”,因为翻译你不得不去“攀登”,否则你的工作就会被你弄得一团糟,当然也就欣赏不了“翻译之巅”带来的美景和快乐。 每当你接触到一个曾经几乎听过都没听说过的专业领域的稿件的时候,全新专业里的一切对你来说就像是“火星文”。但是,你却仍要将它译成另一种文字,准确将它表达。于是,你就必须像呀呀学语似的去了解这个令人“头晕目眩”的学科,特别是那些和译文相关的重要基础性概念和词汇。没有这些,你的翻译就将举步维艰。就像登山一样,你得越过这座障碍,然后才有可能继续前行。你的工作才有可能才会做的得心应手,才能把稿件从一种文字准确的转换为另一种文字。 然而和登山不同的是,世界之巅终将会有登顶的一天。你可以在登临最高的珠穆拉玛峰上欣赏过自己的壮举之后,把它赐予你的荣光用一生的时光去细细地品味。但翻译却不是,你完成了一个陌生的稿件,还会有下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等着你。文化的不断变化和更新,总会促使新的语汇的形成。翻译也将会是常译,而常新。新的“挑战”会在那里等着你,你每次都需要正面去迎接它。不过,这也是翻译值得为之的乐趣所在,每次的“攀登”你都将会有崭新的收获。新知识的不断摄入,总会让你有一种年轻的感觉,时代的脉搏似乎并不会因时光而远离你而去。 也许攀登的道路有些崎岖,但荆刺上的玫瑰却是分外的美丽、动人。
24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Sentences

/ in Blog / by Aselin
Chinese and English are two kinds of special languages that have many differences from many aspects. If we know these differences clearly, it will benefit our translation and we will…

Need Translation Service?

Please enter your personal details and we will contact you shor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