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句翻译中的逻辑思维

耿龙明先生在《思维、语境与翻译》一文中指出,“从逻辑学的角度看,翻译过程应该是第二次思维创作的过程,通过思维选择最佳的语言表达形式,第二次思维是正确和通顺表达原著的先导。”由此可见,翻译过程也就是逻辑重组的过程,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首先对原文进行分析,了解其逻辑结构,然后在译文中用相应的逻辑结构对原文进行重组。

从原文的分析理解,到对原文的逻辑结构进行重组,再到按照重组后的逻辑结构进行译文表达,逻辑思维与分析贯穿翻译的整个过程。此外,译文在语篇中的连贯性与整体性,甚至译文在本地语境中的可接受程度,都需要逻辑思维的参与和指导。

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大家经常强调的是译者的语言和专业素养、对原文的理解能力、译文的表达能力、对某个行业的熟悉程度等等,译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在翻译过程中逻辑思维与分析的重要性,很少提及。而事实上,逻辑思维的缺乏几乎就是不少译员的致命伤,文科学习者似乎有着先天的逻辑思维的不足,很多错误粗看是理解或表达的问题,但仔细分析之后,却发现是逻辑方面的问题引起的。

以下仅以长句翻译为例,谈谈如何以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或因果关系确定译文逻辑结构。

在英译中时,英文原文常以关联词标明其逻辑结构,叠床架屋、层层的从句看得人眼花缭乱;而在中文中常常缺乏这样形式上的逻辑关联,如果照搬原文的结构,定会不知所云,让读者越读越发晕。因此在翻译中需要通过分析原文的结构及关联词的作用,确定其逻辑关系,再用中文相应的形式进行重组和表达。

例1: The state of the press safety barriers (压力机安全栅) is fundamental only for the last part of the cycle when the material must be brought from the outlet of the feeder to the end of the magnetic belt, until that moment the operator will have access to the press by both safety barriers.

这一段文字,原文主句为一系表结构,后带以“when”和“until”连接的两个从句,句子结构比较清晰的,但是翻译时,往往纠结于原文的结构,翻译出来的好几个版本,读来都有云山雾罩似懂非懂的感觉:

译文1: 必须将物料从送料机的出口处输送到磁带的末端时,压力机安全栅的状态在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才异常重要,这时操作员将通过两个安全栅接近压力机。
疑问:“末端”和“最后一个环节”有什么关联?为什么到了“末端”,“最后一个环节才异常重要”?这个“重要”和后文的“接近压力机”又有什么关系呢?只怕略懂英文的人读了原文还会明白,读了译文反而摸不着头脑了。

译文2: 在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必须将物料从送料机的出口处输送到磁带的末端时,压力机安全栅的状态十分重要,直到操作员可通过两个安全栅检修压力机。
读到这个版本,我们知道了,最后一个环节是“……送到末端”,而且知道这时“压力机安全栅的状态十分重要”,但是这个重要与后文“通过两个安全栅检修压力机”究竟有什么关系,还是不得而知。

译文3: 必须将材料从给料器的出口输送至磁性输送带的末端时(此为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压力机安全栅的状态十分重要,直到操作员可通过两个安全栅检修压力机。

这个版本与译文2 类似,我们读了之后,还是不了解“重要”与最后一句的关联。
再来分析原文,我们发现,原文中包含了两种逻辑关系,一是时间关系,一是因果关系。原文描述的是一个动作过程,只要是动作过程,就会有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

我们首先要弄清的是什么动作、哪些为先、哪些为后;然后分析在原文中,这些先后顺序是如何安排处理的;了解了这些之后,再对原文结构进行重组,找出译文中最合适的表达时间先后的方式。

我们会发现,原文在描述动作时,用了联接词“when”和表达时间先后的词“last”,将“送料——传送——末端”这一顺序的时间先后分隔开来,了解这一顺序后,我们就可以在译文中采用这样的顺序,而不必固守原文的结构。

此外,原文在描述动作时,强调其“重要性”,这“重要性”与“until”引导的最后一句其实是有因果关系的,因此,原文的时间和因果关系可以这样表示:“送料——传送——末端——重要——接触压力机(原因)”。

我们知道,原文中的主句传递的是最重要的信息,所以“The state of the press safety barriers (压力机安全栅) is fundamental”在翻译时,还是要保证其中心意义,然后再根据时间和因果关系,组织译文:

译文4: 当材料必须从送料机出口移到磁力式传送带末端时,周期进入最后部分,此时压力机安全栅的状态才会起重要作用,因为直到这时,操作员才会经由两个安全栏接触到压力机。

例2 :However, I think that any thoughtful scholar who takes the trouble to go through the source notes at the end of this volume will find the essential facts of the story which I have told come from written diaries, memoranda and memories.

这句话初看之下,从句套从句,似乎很有点乱,但是分析其逻辑,只是单纯的时间关系:浏览原注——发现事实,因此译文表达不会特别令人纠结,但是如何让表达更流畅,则另作他论了。在翻译时,也可能尝试把时间关系隐含在其他形式中,以下是讨论后的两个版本,但还是不甚满意,期待有更好的版本:

译文1:然而,我认为任何睿智的学者,当他们不辞劳苦从本卷末追索原文注解时,将发现我所讲述故事的基本事实均来自于所写的日记、备忘录和回忆录。
译文2:但我觉得,任何细心的学者只要费心浏览一下本卷末的原注,就会发现我所讲故事的基本事实都来自书面的日记、备忘录和回忆录。

逻辑思维是可以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培养的,多思考、多学习、多比较,总会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