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言

翻译比喻“以类比和形象的手段来界定翻译的意义,刻画翻译的功能和方法,其表达效果往往优胜于平铺直叙的解释;而使用类比的、形象的手段来描述或解释翻译,即是‘翻译比喻’的意义所在。

在几千年的翻译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翻译比喻,它们生动形象,让人们对翻译的性质、原译文关系、译者任务等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和认识。当代学者对翻译比喻的研究也在逐步展开。1988年钱伯伦(Lori Chamberlain)发表女性主义的经典之作《性别与翻译的隐喻》(Gender and the Metaphorics of Translation)一文,研究西方自17世纪到19世纪关于翻译的性别化隐喻,深入探究了这些隐喻中包含的性别政治。

“信、达、雅”是严复提出的三条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实践影响极大。本文通过对原文选择、译者职责、翻译过程以及译文效果中产生的翻译比喻进行分析比较,探寻翻译比喻与“信达雅”标准的关系,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翻译的功能和本质。

2. 原文选择和译者职责

在选择原作及原文和译者的关系问题上,西方学者有着风趣而又精辟的比喻。E.Stuart Bates把翻译喻为婚姻,说“好的结合怎么忠实都不过份,坏的结合,忠实则为多余”,“唯一合适的标准是忠于对方”。 阿尔伯特·本苏桑把译者比作女子:“译者如同女子,哪怕有时也会是位强悍的女子,被占有,被囚禁,无法脱身,承受约束”。法耶夫特夫人“把愚蠢的译者比作仆人,被女主人打发去恭维某某人。女主人要讲的恭维话一到他口里,便变得粗暴而残缺不全;越是恭维话中的美妙词句越被这个仆人横加歪曲。”巴特(Charles Batteux)也认为译者是原作的“仆人”而非“主人”,要处处跟随原作。

把翻译喻为婚姻、译者喻为女子,“译者是原作的仆人”同样表达了“信”的观点,即译文对原文、译者对原作者的忠实以及原文对译文、原作者对译者的制约;“愚蠢的仆人”表明翻译过程中原作的意义可能丢失,从反面突出“信”的标准。

仆人也好,婚姻也罢,它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忠实,仆人忠实于主人,婚姻中双方相互忠实。以仆人婚姻来比喻翻译,就是强调翻译的忠实。但“仆人”的比喻和“婚姻”的比喻稍有不同之处。“仆人”着重点在于对“主人”即原著的忠实,把翻译置于次等的地位;“婚姻”的着重点在于双方的忠实,把翻译提到和原文同等的地位。在这里,翻译比喻突出了“信”的重要性。

3. 翻译过程

在关翻译过程中的理解与重组,哲罗姆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把原文的意思当俘虏捕获过来。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认为理解就是打破原文外壳,抽出原文精髓再带回去,“好比一个露天矿井,把矿采光了,在地面上留下一片空荡荡的印痕。”

“俘虏”、“采矿”的比喻,表明了译者理解原文的重要,强调译者的主动性、译者对原文意义的袭击和掠夺。要求译者理解原文的精髓和实质,再进行重组,更多地强调译者的主动作用,是更有创造性的“信”,要把“信”与“雅”相结合。

4 译文及译文效果

谈到翻译性质及译文效果时,法国评论家梅纳日(Gilles Menage)有“美而不忠”的比喻,他在评论阿布朗古尔的译作时,说阿氏的翻译“使我联想起一位我在图尔时曾经爱恋过的女人,她很美,但不忠”。德国的图雷尔(Jacques de Tourreil)用画画来比喻过于灵活的译作,说它“会歪曲原作”,“画不出原作者的整个图像,而是一半像原作者,一半像译者自己,画出一个不伦不类的怪物来”。英国的德莱顿(Dryden)把翻译比作绘画:“翻译好比绘画艺术,存在两种相似,美的相似和丑的相似。”美国的Herbert Cushing Tolman也把翻译比作绘画,认为整个画面要立足于传神,要着眼于整个思想。泰特勒也有将翻译喻为绘画的说法。Jakob Grimm曾将翻译比作驶向大海的船,固然会安全地载着货物,但必须在异域的岸上停泊,接触异域的空气和土地。

这里谈到了“信”与“雅”的关系。将流畅却不忠实的译文比作“美而不忠”的女子,因“雅”而失“信”;将翻译喻为绘画,即要“神似”,强调的是译文的“雅”;“驶向大海的船”表明译作固然要与原作相似,但也会受到译入文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信”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结语

将翻译喻为绘画,强调的是传神达意,即“达”与“雅”;将译者喻为仆人,译者译文与原作者原文的关系喻为婚姻或契约,强调的是忠诚,即“信”;将翻译比喻成驶向大海的船,则表明翻译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译本不可能与原文一模一样,也就是说,不可能达到100%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