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语言学指出,语言行为是一种认知过程而非孤立的符号串制造。这一理论,构成现代巴黎释意学派的基础之一。

我国古代文学家也有言:在文之先,同时指出注意避免“以辞害”。显然,无论东方西方,“”都是语言行为的核心。

在“意”之中,“意图”往往决定着语言流的发出。如果将人比作手枪、语言比作子弹、“意”比作目标,那么语言初迹就好比是瞄准这个动作。正确地把握语言初迹,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的目标,从而脱离语言外壳,直指核心。

比如下面一段话(摘自刘和平的《口译技巧》一书):

…Approximately 33% of the deaths in the pre-school age group can be attributed to poor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Less than 15% of rural population live within a walking distance of 10 km of a health facility of any kind. A Bengladesh doctor has said:” In the Philippines and certainly more so in other Asian countries, about 70% of the people die without seeing a doctor. According to 1978 data, the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is 58 in Asia and 71 in Europe as against the world average of 60 years.”

若无初迹分析,就很容易将粗体字部分理解为:有 70% 的人在死前都没能见到医生/无法坚持到医生到来。借助上下文理解是所有人的本能,而这里的前文看起来恰好是说大部分农村人口离医院都很远,更加重了误导性。

但进行初迹分析之后,我们可以提炼出本段轨迹:

1. 学前儿童致死原因是环境卫生差;

2. 医疗机构匮乏(而非“距离太远”:那只是表象);

2.5. 菲律宾尤其如此

3. 平均寿命问题;

现在很清楚,首先本段是并列结构,很少递进;其次第 2.5 条的内在逻辑并非“因为医生离得太远,所以往往赶不过来”,而是对 2 进行佐证,说明“由于医生太少,所以很多人到死都没有看过病”。于是现在可以正确理解英文中的黑体部分了:许多人一生都没看过医生

这个理解是否生搬硬套?我们不妨用反证法来考察。事实上,即便原文的确是表达“大部分人在医生到来之前就已死去”,那也不是说“without” seeing a doctor,而是“before”。不过这个微妙的差别,在思维定势和其他误读的双重干扰之下,很容易被认知系统自动忽略。

同时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黑体部分的前一句:不是说“医疗机构离大部分人都很”,而是“大部分人周边都没有任何医疗机构”。

当然,原作者的表达本身也有一定的误导性,但我们经过对段落的总结提炼,完全可以脱离语言表象,正确把握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