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博客中,我们总结了,汉英翻译中遇到的困扰。归纳起来,主要是词的翻译和句子的翻译。对于刚从事翻译的译员来说,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词的翻译。词是句子的基础单元,正如建筑中的砖瓦,在开始施工前,我们必需先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才能准备开工。翻译亦如建筑工作,需要打好基础。

对于词的翻译,常见的有对等译法,具体译法,抽象译法,合词译法,转性译法等等,在这些译法中,对等译法是我们最先接触到,也是最为常用的。这种译法主要针对一些比较简单的单词,特别是那些文化背景和语义都比较简单,如,头发 (hair), 老虎(tiger),手机(phone)等具有实质性指代意义的事物。

当然,两种文化的不同,也导致了很多具有差异性的“对等”单词,例如,“ 帽子”并不完全对等于 hat, 而是对等于 cap, hat, bonnet,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了。其实这也是两种文化不同表达方式所导致的,英语在对物体的表述方面更为详细,分类更为明确,而汉语却趋向于笼统化,抽象化。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存在。比如,在称呼上,英语就比较笼统,而汉语却比较具体。

除此之外,对等译法也适用于成语谚语里,只是相对较少,比如,一触即发 (touch and go), 浑水摸鱼 (fish in troubled waters),黑白颠倒 (talk black into white), 视而不见(turn a blind eye to), 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 眼见为实(seeing is believing)。

而有的还稍微发生了一些改变,这也是不同文化所造成的,比如,攀龙附凤 (worship the rising sun),因为在英语里,龙和凤是没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的,如果翻译成 worship dragons and phoenix, 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就会不知所云了。

正因为汉语笼统含蓄的特点,在翻译时,我们需要用到具体译法,即,把原文中比较抽象的词,词组,短语具体化。正如之前我们所说的,在翻译之前,我们需要把句子先读通,读懂,能够正确地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内容, 然后在对其中表达不明确的词进行彻底的分析, 而这种指代不明,通常体现在是那些带有情感色彩以及描述性的词或短语上。

比如:在珠海举办航展,绕不开的话题即是国际口岸的开放。

With the Airshow held in Zhuhai, one of the inevitable topics most discussed is the ope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port.

在这个句子里,“绕不开的话题”表达就非常的抽象化,如果要用翻译成英语,把意思清晰地表达出来,我们就需要进一步来分析 “绕不开的”这四个字,从语义来看,其表达的就是“不可避免要谈论到”的意思,这样分析下来,我们就可以得出相同效果的英文了。

需要用到具体译法的地方还很多,我们需要根据语义来判断,通过适当的扩展和形象化来达到相同的表达效果。

如:珠海机场的口岸开放,将对珠海市在打造“航空城”战略,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The opening up of Zhuhai Airport will play a critical role of importance in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Zhuhai as an “Aviation City.”

他在演讲中用到了许多术语,使听众听了莫名其妙

He used so many technical terms in his speech that the audience could make neither head nor tail of it.

就词汇而言,英语和汉语的主要区别在于词性的转变。汉语中词性的变化可以通过加减词来实现,而英语是直接通过单词的变形来改变,比如,形容词变成名词(beautiful-beauty),动词变成名词 (develop-development)。由于两这在构词方法上的不同,这就使我们在翻译时不免要用到抽象译法

比如:可行feasibility

国际 internationalization

防恐措施 anti-terrorism

残暴行为 brutality

记忆犹新 deeply impressed

有时为了表达更形象,汉语会用两个意义相同的词起到强调的作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用到抽象译法,比如,精彩绝伦 (amazing) ,鸡毛蒜皮 (trifling), 单枪匹马 ( all by oneself),铜墙铁壁 (an impregnable fortress),口瞪目呆 (stunned),七上八下(in a turmoil)等等,这种译法,有时也被称为省词译法或者合词译法。

此外,丰富的汉语典故,也使得抽象译法尤为重要。汉语拥有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所以在翻译中,有时无法做到完完全全的对等翻译,也没这个必要。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另外一种表达方式,一种其他国家能接受的方式。前阵子,在做一个访问稿中,就遇到了这么一句典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虽然只有八字,倘若要要解释起来,怕是要浪费不少口水。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意图另有所指”(another ulterior purpose) 而已。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英汉语在词性转化方面的不同, 而就词性而言, 汉语多动词,英语多名词和介词。所以,在翻译的时候,我们应根据译文语言的习惯进行词性转换,如,把原文中的名词转换为动词,把原文中的副词转换为介词等等,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这就是我们将要讨论到的转性译法。请看下面的实例:

1)其国际影响力和商务效应如何达到最大化?How should it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business effects be maximized? (形容词转化为动词)

2)你说她傻不傻? Don’t you think she’s an idiot? (形容词转化为名词)

3)演出已经开始了。The performance is on (动词转为副词)

4)许多人反对他。Many people are against him. (动词转换成介词)

5)他这个人最爱说话了。 He is a great talker. (动词转化成名词)

6) 他突然清醒地意识到他不能死在她后。He had a sudden clearthat he wouldn’t survive her death. (动词转化为名词)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译法外,还有换形译法,褒贬译法,增词译法,省词译法等等。在翻译实践中,我们会发现,仅仅掌握这些简单的翻译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不断地学习两种语言文化的区别以及各自的表达习惯。翻译之路,漫长而艰苦,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