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世界跨入全球化时代,几乎所有跨国公司都需要将其产品和服务本地化,以期在全球成熟及新兴市场销售更多的产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这当中就包括了在全球市场同步发行多语种的本地化产品,以及附带产品手册、文档和营销材料等的翻译制作。这些手册文档既有电子商务的在线下载格式,也有传统的线下印刷格式。要将本地化的产品做到原汁原味,地道十足,叫好卖座,符合当地胃口,没有足够的功力难以实现。寻找一家不但配备充足资源而且拥有广博专业知识的本地化伙伴,实属上策。

作为在本地化行业耕耘十余年的公司,CCJK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执业经验,提供超过45个流行语种的专业翻译和本地化服务,帮助各类公司成功打入西欧和北美等成熟市场及金砖四国等新兴市场。本文将介绍CCJK如何与客户携手合作,成功高效地管理多语种本地化项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多语种人才储备是前提

鉴于翻译行业仍属脑力、知识密集型产业,全行业仍然广泛依靠专业译者的职业技能和经验来保证高质量产出。隔行如隔山,一名专业译者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只能在一两个领域做到出类拔萃。因而人才储备需要按行业分门别类,并将网撒得足够大,才能建立和积累一个足够庞大的人才库,应付多语种本地化项目所需。人才库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积累,需要专人维护。但一个构建良好的人才库能够高效地运行招募、测试、评估和培训流程。下面是人才库构建最基本的一些准则和要点:

1. 最起码的一点,译者的目标语言必须是母语,并且源语言需要足够精通。

2. 译员必须对所翻译的行业领域具有相当的背景和专业知识,具有该领域至少三年的专业翻译经验。

3. 译者必须通过测试,在专业领域和语言技能方面达标。

4. 人才库还需要能够就译员的过往表现、是否执行指示、是否按时交货等做好妥善记录,精心维护译者信誉记录以供 PM 决策参考。

兵强马壮、兵精粮足是做战成功的基础。成功运营本地化项目的信心,来自于一个庞大的人才库,里面的译者个个能征善战,信誉卓著。对于大型本地化项目,时常需要组织多名译者同步工作,以团队形式展开集体作战,这时就是考验 PM 管理能力的时候了。

一个成功的 PM 能够高效统筹协调全队,预先将可能的失误降至最低,最大程度地提高全队效率,并保证项目制作自始至终高度统一。要达到此境界,一名称职 PM 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为实现上述目标,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制作出一份项目检查清单,我们把它称之为作战图。

作战图:项目检查清单

针对敌我形势对比和不同的地形地势,需要做出不同的作战部署。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的项目各异,要求和指示各有不同。PM 需要与客户密切沟通,了解客户针对每个细节所下达的指示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制作出一份详尽的项目检查清单,并在所有团队成员之间共享,确保所有参与人员都熟知每项要求。下面是项目检查清单可能涉及的部分条目:

1. 强制性的FTP和邮件使用规范

2. 源文件和交货文件的文件夹结构

3. 文件命名惯例

4. 需要翻译和不需翻译的产品名称或字串

5. UI翻译特别指示

6. 格式特别指示:日期、时间、货币、数字、地址、电话号码、日历、计量单位、大小写、字体、换行断字、排序等。

7. 语言类问题指示:客户是否指供项目专用文风指引等

8. 随着项目的进行,在接获客户的反馈后,及时更新扩充项目检查清单中的条目,并及时通知所有团队成员

如果产品非常复杂,则还有必要抓取屏幕截图、举行电话或视频会议等向所有团队成员进行培训,确保参与人等详尽了解一切必要事项。总之,制作项目检查清单的目的,就是完全消化客户要求,并使最终交付成果满足客户要求和期望。下面我们将介绍本地化项目中保证统一性的三件利器:词汇表、文风指引和TM。

三剑客:词汇表、文风指引和TM

统一性在大型本地化项目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一个机制来确保统一性,则制作的本地化作品将千奇百怪,令质量和可读性大打折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个经实践证明的有效机制,词汇表可以在单词层面保证统一,TM可以在句子层面保证统一,文风指引则在小到标点符号、格式字体,大到遣词造句、固定译法等层面加以规范。其目标,是不同的人遵照该等标准进行翻译,在读者看来均出自同一人的手笔。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其长期的本地化努力中认识到词汇表和TM作为其宝贵资产的重要性。这些公司开始自行管理和维护词汇表和TM并将其保存在一个中央服务器中,开放给所有项目参与人员存取。无论何时何人何地,都可以同时访问和更新同一个词汇表和TM,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统一性。

词汇表

制作汇表咋一听似乎费时费力,孰不知,认真制作好词汇表最终换来的将是省时省力。试想你将某一大型项目翻译成45个语种,其中某一不该翻译的产品名称被翻译出来。你得通知45个语种的译员更新所有UI和手册文件。如果将该产品名称作为词汇表中的一条发给所有译员遵照执行,则省去了很多功夫。词汇表的制作可简可繁,似乎具体的项目要求,但最重要的是,在公司内部创造一种创建词汇表的文化,事无世细,凡是想到某一词条可能引起如上所述不必要的误解混乱和返工,则就有必要把这个词条加入到词汇表。及时扩充更新词汇表并在所有团队成员之间共享是成功运营本地化项目的一个基本要素。

翻译记忆体

TM的作用类似于词汇表,但是在句子层面保证统一性。翻译过的句子妥善保存在TM中,避免再次翻译。既保证统一性,又为客户节省成本。因而,如有可能,都尽可能采用TM进行制作。特别是针对长期多语种本地化项目,TM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要件。需要针对每个语种单独维护一个TM,并且根据客户反馈实时更新,这一点相当重要,否则,相同的错误会随着TM不断带入后续的每次产品发布中。

文风指引

所谓的Style Guide,就是针对一些频繁出现的词组和句型(如用户手册中频繁出现的Warning, Caution和Note等字样)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固定译法,这样不同的译员也能够制作出规范一致的译文。除了上面大到遣词造句、固定译法,另外小到标点符号、格式字体等,文风指引也加以规范,无不是为了保证制作印刷的手册格式干净整齐,增强可读性,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最终用户着想。一份及时扩充更新并在所有团队成员之间共享的文风指引是成功运营本地化项目的另一个基本要素。

黄金眼:QA流程和QA工具

上述三个工具(词汇表、文风指引和TM)在保证统一性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人力所不能及的利器作用。但是要取得被最终用户广为接受的高质量产出,最终还要靠一个完善的TEP流程。概因完善的流程消灭了人性的弱点和不足。单一译者即便非常可靠,也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出错。如有流程层层把关,则可以最大程度地化解问题于无形之中。流程也有出错的时候,此时多半是因为流程中具体环节的执行者未能充分履行其职责,偷工减料。如果事后发现是PM未能走流程而导致项目失败,则首先需要追究的将是PM的责任。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人,做适当的事,永远都是一项挑战。通过反馈、监督、控制和引导,有望尽可能地减小风险,增大项目运营的成功机率。

针对人眼的不足,同样需要引入机器来解决,这就是QA工具的运用。现时几乎所有客户都强调要求运用QA工具并将此视为本地化工具的绝对必要步骤。在QA中采用Xbench之类的工具,可以帮助发现下列问题:

1. 漏译

2. 翻译不统一(同一源文,翻译不同)

3. 翻译不统一(不同源文,翻译相同)

4. 译文与源文完全相同(很可能是漏译)

5. 标记丢失或不匹配

6. 数字不符

7. 多余的空格

8. 译文未能跟随词汇表走

9. 根据项目需求定制一份检查清单,在此基础上可以查出项目特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