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翻译效率不高。效率不高的原因,一是怪异的从荷兰语翻译而成的英文原文,用调侃的话说是“一半要靠猜”,而另一原因则是因为客户提出术语问题,与经理、销售、PM就此交流沟通占用了几乎两个小时的时间,加上之后的后续小讨论,时间耗费得更多。

销售反馈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怕交期难以保证,二是术语问题:客户发来了一个术语 QA,提出有不少用词与术语表中的不一致。

经过沟通之后,发现这两个问题大部分可以在翻译工作开始前解决。

一是交期问题,据我所知,这个项目共三万多字,安排了四位翻译、一位编辑,要求10号即下周一交稿给客户。文件在销售手里压了一天,在PM手里又压了一天,译员在周二开始翻译。按照正常翻译工作量,是可以按时交稿的,但因为原文意义模糊、语法错误等诸多问题,造成理解困难,翻译进度比较慢,因此开始担心交期。如果前期能及时分配稿件、合理安排人员,就不会出现担心交期的问题了。如果因为这一原因造成对译员的不满,是不是要先想想译前的分配安排工作是否已经做到位了呢?

二是客户提出的术语问题。客户提出译文中的用法与术语表中不一致,这样的问题确实存在,但它也可以通过译前的准备得到妥善解决。首先是提取术语并导入术语库;第二,对译员的译前指导与培训。把客户的要求交待清楚,如有需要,对译员进行相应培训。具体到这个客户,客户对术语的要求很高且需要进行术语QA,那么就要跟译员明确交待客户对术语的要求,特别提醒译员注意,如果需要译员进行术语QA,就要在翻译工作开始前让译员掌握术语QA的操作方法;第三,客户的反馈,如果有错误或不妥的地方,即时跟客户指出来,让他们理解我们的工作。

第一点,提取术语,提取术语的工作编辑做了,但术语并未导入术语库,译员在翻译的时候就要屡屡去查EXCEL表,费时费力,而且挂一漏万,很难顾及术语表里的所有术语; 第二点,译员的译前指导与培训,这个客户的要求很高,而且之前有过扣款和失单,这些在翻译开始前就要提醒译员,让他们特别注意;客户对术语有特别要求,要进行术语QA,也要跟译员沟通,并在开始翻译前让译员学会如何操作。现在的情况是,译员并不了解客户的实际要求,也不知道要进行术语QA,销售提出来之后才恍然大悟。第三点,这次客户的反馈,出现不少可笑的错误(比如account在术语表中是账户,account manager 翻译成客户经理,就被当作术语不一致了),而且在此类偏文的稿件中,有些词汇并不需要机械地全部译成一样。如果在客户发来这样的内容之时,就能马上指出或解释,也能赢得客户信任;这样的反馈发给译员,说这是术语不一致,是很难让译员信服的。

商业翻译从来不是译员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事,需要译前、译中、译后的合理安排与管理,需要销售、PM、译员各司其职而又密切合作才能达到完美效果。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翻译质量。我们常常强调译员的责任,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译前的准备和沟通,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从去年年底的MIKE投诉,到此次事件,都揭示出我们译前准备的不足和各环节沟通的问题,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这次“术语”事件,也让译员有所警醒,让译员更加清楚自己的责任。不论什么文件,一定要清楚了解客户要求,严格遵守翻译规范。所谓译海无涯,入行越久,越是战战兢兢,唯恐辜负客户的信任。以虔诚虔敬之心对待每一个文件,尽力做到最好,也是译员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