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家简介

有据可考的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桓帝时期安世高译《明度五十校计经》,在此之后,自汉至宋,一千年间,佛经翻译经历了从开端到发展再到兴盛终至衰落的漫长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出现了一大批既精研佛理、又精通翻译的杰出翻译家。

安世高,名安清,本为安息国太子,让位于其叔,于东汉桓帝时来到中国,是我国最早翻译佛经的翻译家。

朱士行,出身士族,于曹魏时期到达于阗,在那里抄得《放光般若经》九十章,后由其弟子送回国。他是中国第一个去西方的求法者,也是汉土第一个沙门。

支谦,本为月支人,活动于孙吴时期,译文崇尚“文丽简略”,常用意译取代音译,如把《摩诃般若波罗密经》译为《大明度无极经》。

释道安,为十六国时人,出身士族,他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里提出了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译梵为,有五失本也。一者,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二者,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斯二失本也;

三者,梵语委悉,至于咏叹,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

四者,梵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

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然《般若经》,三达之心,复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

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

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 斯三不易也。

涉兹五失本,三不易,译梵为秦,讵可不慎乎。”

鸠摩罗什为印度人,世为相国,后辞避出家。他既精通佛理,又通晓汉文,译经时“手执胡本、口宣秦言、两释异音,交辨文旨”,译文语言精美、内容确切,是我国古代佛经翻译四大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之一。他曾对翻译有过这样的见解:“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凡觐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为贵,经中偈颂,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

法显,是有文字记载的到达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的第一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横穿中亚、南亚大陆、并由南洋海路返回中国的人。他回国后撰写的《佛国记》(又名《法显传》),是研究西域和南亚各国的重要资料。

真谛,本为西印度优禅尼人,本名拘那罗陀,活动于梁陈时期。他翻译的《摄大乘论》,对后世佛教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主张不可以求文而失“信”。

玄奘 往印度那烂陀寺求法,历经十七年,根据此经历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是“今日一切印度学家之博学的向导,今日学者得以整理七世纪印度之不明的历史地理,使黑暗中稍放光明、散乱中有秩序者,皆玄奘之功焉”。他回国后,组织译场译经,译场规模之宏大、译经程序之完备复杂,都是前所未有的。如译场中,翻译的职司就多达十一种。

玄奘提出了佛经翻译中的“五不翻”原则,对今天的翻译仍有借鉴作用:

“一、秘密帮,如‘陀罗尼’;

二、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

三、无此故,无‘阎浮树’,中夏实无此木;

四、顺古故,如‘阿耨菩提’,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

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

义净,被称为三大求法高僧(法显、玄奘、义净)之一。从广州沿海路去印度,经历二十五年、经三十多国。在那烂陀寺留学十年。回国后,撰写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不空,为北印度婆罗门,自幼来华,是中国密宗的创始人之一。所译《金钢顶经》为密宗的重要经典。

此后,宋朝亦有太平兴国寺传法院为译经场,但其译经规模与质量,已无法再与前代相比。

佛经翻译,对中国的思想、历史、语言(包括词汇、语法、音韵(反切、四声)等)、文学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安世高起的诸多杰出翻译大师,为弘扬佛学、历经种种艰难磨炼、在一千年间,翻译了数量巨大、质量上乘的佛经著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代的译者们,也许不再有当年佛经翻译大师的虔诚与宏愿,但是在做着每日几千字、每小时数百字的看似辛苦的翻译工作时,想到自己从事的,正是前贤们曾经以虔诚之心、崇敬之心毕生从事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或许会有新的认识与感想吧。